基于mRNA-seq研究芝麻素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机制

王运东, 李雪宁, 李墨萱, 曹文静, 戎浩, 杨晨, 朱雪睿, 许欣雨, 王烨, 张雅, 金欢欢, 洪宗元, 张俊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5, Vol. 30 ›› Issue (07) : 876 -888.

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5, Vol. 30 ›› Issue (07) : 876 -888.

基于mRNA-seq研究芝麻素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观察芝麻素(SES)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并基于mRNAseq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建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模型,给予SES连续治疗16周。实验分为WKY、SHR、Model和Model+SES组(160 mg·kg-1·d-1)。采用尾袖法检测大鼠的血压;监测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超声检测肝脏形态并测量肝脏厚度;称量肝脏湿重并计算肝脏指数;水位上升法检测肝脏体积,ELISA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汁酸(TBA);mRNA-seq对肝脏进行测序分析;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的纤维化程度;q-PCR检测Aldh1a7、Nnmt、Irs2、Pltp和Scd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cd、Nnmt、AMPK、p-AMPK、PPARα和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SES连续给药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16周后,血压降低(P<0.01)和体质量减轻,血清的TG、TC和LDL-C降低、HDL-C升高,血清的ALT和AST降低(P<0.01),肝脏重量减轻和脏器指数减小、肝脏厚度减小和肝脏体积减小,肝脏脂肪变性和肝脏纤维化程度改善(P<0.05)。各组大鼠肝脏共有545个差异mRNA,其中278个上调,267个下调,在27个共同差异表达mRNA中,筛选出与脂质代谢相关的5个mRNA,分别为Aldh1a7、Nnmt、Irs2、Pltp和Scd。KEGG富集分析富集通路为AMPK和PPAR。进一步验证,SES给药组肝脏的Scd mRNA表达减少,Nnmt mRNA表达增加,Scd蛋白表达下降,Nnmt、AMPK、p-AMPK、PPARα和PPARγ蛋白表达上升(P<0.05)。结论:SES具有防治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的脂肪性肝病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肝脏中Scd表达水平,升高Nnmt、AMPK、p-AMPK、PPARα和PPARγ表达有关。

关键词

高血压 / 血脂异常 / 脂肪性肝病 / 转录组测序 / 芝麻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运东, 李雪宁, 李墨萱, 曹文静, 戎浩, 杨晨, 朱雪睿, 许欣雨, 王烨, 张雅, 金欢欢, 洪宗元, 张俊秀 基于mRNA-seq研究芝麻素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机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5, 30(07): 876-88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