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D-二聚体水平(D-dimer)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和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患者院内死亡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1月~2021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确诊的34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使用X-tile软件分别确定ATAAD和ATBAD患者D-dimer水平的最佳截断值,进而将患者分为高D-dimer组及低D-dimer组。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曲线和生存曲线(Kaplan-Meier, KM曲线),分析D-dimer水平与AAD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单因素Cox回归分析D-dimer不同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将有意义变量均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的预后因素。构建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绘制预后列线图。绘制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在ATAAD患者中,与D-dimer<7.7 mg/L组比较,D-dimer≥7.7 mg/L组背痛比例高,尿素、尿酸水平高(均P<0.05),白细胞水平高,中性粒细胞水平高,院内死亡率高(均P<0.01),血小板、淋巴细胞水平低(均P<0.01)。在ATBAD患者中,与Ddimer<7.7 mg/L组比较,D-dimer≥7.7 mg/L组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水平低(均P<0.05),胸腔积液比例高,尿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高(均P<0.01),红细胞、淋巴细胞水平低(P<0.01)。高D-dimer组ATAAD患者具有更高的院内死亡率(P<0.01),不同D-dimer水平组的ATBAD患者院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高水平D-dimer(≥7.7mg/L)(HR=3.40,95%CI:1.28~9.05)、入院时肢体灌注不良(HR=9.23,95%CI:2.76~30.93)及饮酒(HR=5.64,95%CI:1.91~16.67)是ATAAD患者院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AUC评估模型对ATAAD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显示:14天和30天的AUC分别为0.809(95%CI:0.740~0.878)和0.793(95%CI:0.731~0.855)。结论D-dimer水平的升高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显著相关,尤其是在ATAAD患者中,D-dimer水平≥7.7mg/L可作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发现对临床AAD患者的风险评估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
D-二聚体
/
预后
Key words
邱凌月, 王孟杰, 吴旭斌, 吉庆伟
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J].
心脏杂志, 2025, 37(03): 297-303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