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封堵术对不同年龄段房间隔缺损患者心脏重塑的影响

刘英, 陈伟, 李同斌, 刘海涛

心脏杂志 ›› 2025, Vol. 37 ›› Issue (05) : 516 -519+538.

PDF
心脏杂志 ›› 2025, Vol. 37 ›› Issue (05) : 516 -519+538.

介入封堵术对不同年龄段房间隔缺损患者心脏重塑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评估不同年龄段房间隔缺损患者经导管封堵后的心脏重塑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房间隔缺损,并行导管封堵的428名患者心脏重塑情况。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7岁组,(8~18)岁组,(19~60)岁组,>60岁组。通过超声心动图分别在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评估心腔大小及肺动脉内径,评估术后患者心脏重塑时间及程度。结果 ASD闭合后,与术前相比较,右心房内径从(39±5)mm,术后1月下降至(35±4)mm(P<0.01),术后6月下降至(33±3)mm(P<0.01);右心室内径由术前(31±6)mm下降至术后1月(25±4)mm(P<0.01),术后6月下降至(23±3)mm(P<0.01),且术后6月低于术后1月(P<0.01)。<7岁患儿右心房和右心室在术后1月与6月明显缩小(均P<0.01),而术后6月与术后1月相比无明显变化;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内径轻度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左心房内径无明显变化。(8~18)岁ASD患者右心房和右心室在术后1月明显缩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在术后6月也显著增加(均P<0.01);(19~60)岁患者ASD闭合后,肺动脉内径和右心房、右心室在术后1月明显缩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在术后6月也显著增加(均P<0.01);>60岁患者,ASD闭合后,除肺动脉内径明显缩小外(P<0.01),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返流患者,术后6月,三尖瓣返流减少的同时,其肺动脉和左心房直径缩小(均P<0.05),右心房和右心室直径亦明显缩小(均P<0.01)。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在介入封堵后1月出现右心房、右心室明显缩小,术后6月左心室容积增加,且年龄越小,ASD对心脏结构的影响越小,介入封堵后心房、心室结构恢复的越早。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 介入封堵 / 心脏重塑 / 年龄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英, 陈伟, 李同斌, 刘海涛 介入封堵术对不同年龄段房间隔缺损患者心脏重塑的影响[J]. 心脏杂志, 2025, 37(05): 516-519+53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