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GCNA法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机制

毛建云, 张明婷, 席建芬, 韩文杰, 李卓琪, 赵东坡, 裴晓燕

心脏杂志 ›› 2025, Vol. 37 ›› Issue (04) : 410 -419.

PDF
心脏杂志 ›› 2025, Vol. 37 ›› Issue (04) : 410 -419.

基于WGCNA法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WGCNA法探讨心房颤动(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机制。方法 采用limma法分析GSE2240、GSE41177、GSE115574中AF和窦性心律的差异基因,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鉴定AF关联性最强的基因模块;脱氢酶/还原酶(DHRS)9通过GeneMANIA网站和KEGG软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入住的心房颤动接受首次射频消融患者102例,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用胺碘酮维持)和研究组(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维持)。主要终点为AF复发,次要终点为心脏结构指标和脱氢酶/还原酶(DHRS)9水平。随访1年,根据ROC曲线cutoff值(8.17),将DHRS9分为高和低表达组。采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和DHRS9高低表达组对AF复发的影响。结果 WGCNA法和limma法交集的基因为DHRS9,功能主要富集于调控固有免疫反应和多种代谢途径。随访结束,64例患者未出现AF复发,无复发率为62.7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AF无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71.15%vs. 54.00%,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DHRS9预测AF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86.0%(P<0.01)。DHRS9高低表达的AF无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2%vs. 11.8%,P?0.01),COX单因素提示,DHRS9高表达患者出现AF复发的概率可能是低表达的18.05倍。在AF复发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P?0.01)、左心房内径(P?0.05)、左心室内径(P?0.05)、DHRS9(P?0.01)水平显著降低,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利于预防AF复发,并伴有DHRS9表达下降,HRS9高表达可能是AF复发过程中心房重构的分子表现。

关键词

心房颤动复发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 /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脱氢酶/还原酶9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毛建云, 张明婷, 席建芬, 韩文杰, 李卓琪, 赵东坡, 裴晓燕 基于WGCNA法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机制[J]. 心脏杂志, 2025, 37(04): 410-41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