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的影响因素

金新, 王楠, 刘晓静, 张华, 薛蕊, 张静, 刘淑华

心脏杂志 ›› 2024, Vol. 36 ›› Issue (06) : 670 -675.

PDF
心脏杂志 ›› 2024, Vol. 36 ›› Issue (06) : 670 -675.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的影响因素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IMR)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8年9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239例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IMR值分为IMR正常组(n=151)和IMR升高组(n=88),分析HFpEF患者IMR升高的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模型效能和稳定性。结果 IMR升高组糖尿病患者比例显著高于IMR正常组(P<0.01),一般运动强度比例高于IMR正常组,中高度运动强度比例低于IMR正常组(P<0.01)。IMR升高组患者hs-CRP、IL-8、TNF-α、HbA1c及BNP显著高于IMR正常组,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IMR正常组(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和TNF-α水平是IMR升高的危险因素;运动强度和HDL-C是IMR升高的保护因素。运动强度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均具有最大的C指数,分别为0.757和0.768。运动强度、hs-CRP、TNF-α及HDL-C水平4个因素构成的模型C指数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886和0.898,均高于其他模型。模型最高约登指数为0.746,相对应的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86.8%,准确度为87.3%。通过十字交叉验证来验证预测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参数非常接近。结论 运动强度、hs-CRP、IL-8、TNF-α、HbA1c、BNP及HDL-C水平对HFpEF患者非狭窄IMR影响显著;hs-CRP和TNF-α水平是IMR升高的危险因素,运动强度和HDL-C是IMR升高的保护因素;根据运动强度、HDL-C、TNF-α及hs-CRP水平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IMR升高的概率,模型预测效能和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运动强度 / 射血分数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 非狭窄冠状动脉 / 微循环阻力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金新, 王楠, 刘晓静, 张华, 薛蕊, 张静, 刘淑华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的影响因素[J]. 心脏杂志, 2024, 36(06): 670-67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