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分析

陈顺煌, 朱存军, 张苗, 徐航, 张茸祯, 刘雪丽

心脏杂志 ›› 2024, Vol. 36 ›› Issue (04) : 417 -419+426.

PDF
心脏杂志 ›› 2024, Vol. 36 ›› Issue (04) : 417 -419+426.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析影响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23年6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住院患者87例,根据不同标准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好转组(n=46)与死亡组(n=41)或药物保守组(n=70)与手术干预组(n=17)。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院内生存组及死亡组,分析影响短期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好转组比较,死亡组男性比例低(P<0.05)、吸烟史比例低(P<0.05)、穿孔大小数值低(P<0.05)、谷草转氨酶数值高(P<0.01)、谷丙转氨酶数值高(P<0.05)、肌酐数值高(P<0.05)、肌钙蛋白I数值高(P<0.01)、NT-proBNP数值高(P<0.05)、住院时间长(P<0.01)、合并心源性休克比例高(P<0.01),且外科手术比例低(P<0.05)。手术干预组与药物保守组比较,明显改善短期预后情况:好转率高,死亡率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源性休克是VSR患者发生短期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多数预后不良,女性、多脏器功能衰竭者死亡率高。心源性休克是VSR患者发生短期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适时选择手术能改善短期预后。

关键词

室间隔穿孔 / 急性心肌梗死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顺煌, 朱存军, 张苗, 徐航, 张茸祯, 刘雪丽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分析[J]. 心脏杂志, 2024, 36(04): 417-419+42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