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及其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张静若, 李雯, 张春艳, 张岩, 韩拓, 白亮

心脏杂志 ›› 2025, Vol. 37 ›› Issue (06) : 702 -707.

PDF
心脏杂志 ›› 2025, Vol. 37 ›› Issue (06) : 702 -707.

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及其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function, CMD)是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schemia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 INOCA)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可靠的CMD动物模型对于CMD机制研究及INOCA疾病诊治至关重要。目前CMD模型动物多采用猪、大鼠等,常用造模方法可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微栓塞模型(包括微球法、自体血栓法、化学栓塞法)、代谢综合征模型等。CMD模型评估包括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技术、核素显像、心肌磁共振等,与侵入性检测方法如冠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微循环阻力指数、微球注射法、体外染色等。本文对近十年国内外CMD疾病研究的各类动物模型与评估方法进行综述,归纳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冠脉微循环障碍 / 动物模型 / 评估方法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静若, 李雯, 张春艳, 张岩, 韩拓, 白亮 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及其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 心脏杂志, 2025, 37(06): 702-70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