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结构模式与肾细胞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潘大猛, 张启鸣, 邱敏, 马潞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2025, Vol. 30 ›› Issue (03) : 261 -265.

PDF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2025, Vol. 30 ›› Issue (03) : 261 -265.

血管结构模式与肾细胞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血管结构模式即血管的成熟度、形态及分布状态,其作为肾细胞癌病理特征之一,在肾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不容忽视。目前肾细胞癌血管结构模式常被分为假腺泡样、高尔基体样、腔隙样和分散样4种,与疾病诊断密切相关,早期特征如树枝状穿透内皮有助于肾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不同的血管结构模式还与肿瘤分级相关,而且影响肿瘤对靶向治疗的反应性及患者预后。通过评估血管结构模式,可以帮助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指导治疗方法选择。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血管结构模式的评估方式。本文对血管结构模式与肾细胞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肾细胞癌 / 血管结构 / 血管成熟度 / 肿瘤分级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潘大猛, 张启鸣, 邱敏, 马潞林 血管结构模式与肾细胞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5, 30(03): 261-26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