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未治PSA≥20 ng/mL高度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10年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彭保龙, 陈铭哲, 王俊欣, 刘冉录, 马宝杰, 郭姗琦, 姜行康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2025, Vol. 30 ›› Issue (01) : 13 -21.

PDF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2025, Vol. 30 ›› Issue (01) : 13 -21.

初诊未治PSA≥20 ng/mL高度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10年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初诊未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 ng/mL高度可疑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期为推进PCa的早期筛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初诊未治PSA≥20 ng/mL高度可疑PCa而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PSA水平、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国际泌尿学会评分(ISUP)等指标与高度可疑PCa转移情况和PSA分层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78例PSA≥20 ng/mL高度可疑PCa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证实1465例(82.4%)患者为PCa,其中487例(33.2%,487/1465)患者为转移性PCa。近10年,因PSA≥20 ng/mL的高度可疑PCa而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数量和确诊PCa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而转移性PCa患者占比持续维持在30%。相比于PSA 20~50 ng/mL组,PSA>50 ng/mL组的患者年龄更大、BMI更低、城市人口的占比更低、PSAD更高、PI-RADS评分及ISUP分组更高、特殊病理类型更多以及转移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PCa中有46.8%(228/487)寡转移(转移灶≤5处),其中99.0%骨转移、4.1%区域外淋巴结转移、4.3%其他器官转移。结论 近10年,初诊未治PSA≥20 ng/mL高度可疑PCa患者的穿刺活检人数和新确诊PCa患者人数逐年增加,但是转移性PCa患者占比依然较高。因此,应积极推动高危可疑PCa患者的早期筛查工作。

关键词

前列腺癌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局限性前列腺癌 / 转移性前列腺癌 / 早期筛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彭保龙, 陈铭哲, 王俊欣, 刘冉录, 马宝杰, 郭姗琦, 姜行康 初诊未治PSA≥20 ng/mL高度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10年真实世界数据分析[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5, 30(01): 13-2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