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40岁)男性的多精受精指标可能与年轻男性并无显著差异: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李光耀, 周桥, 季慧, 季娟, 凌秀凤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2024, Vol. 29 ›› Issue (11) : 951 -955.

PDF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2024, Vol. 29 ›› Issue (11) : 951 -955.

高龄(≥40岁)男性的多精受精指标可能与年轻男性并无显著差异: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男性高龄因素对多精受精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6年1月—2022年9月的4210个体外受精(IVF)周期数据,按照男方的年龄进行分组,<40岁的年轻组患者4053例,≥40岁的高龄组患者157例。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筛选出高龄组152例患者,年轻组421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多精受精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在女方年龄、不育类型、不育年限、不孕因素、女方身体质量指数(BMI)、男方BMI、精液量、精液pH值、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正常精子形态百分比、受精卵数、MⅡ卵子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表明573个新鲜IVF周期中出现3原核(PN)周期的几率为35.5%,多PN受精卵发生率为6.5%。高龄组的多精受精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形成囊胚数与年轻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年轻男性相比,男性高龄(≥40岁)对卵子多精受精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体外受精 / 多原核 / 倾向性评分匹配 / 可移植胚胎 / 男性高龄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光耀, 周桥, 季慧, 季娟, 凌秀凤 高龄(≥40岁)男性的多精受精指标可能与年轻男性并无显著差异: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 29(11): 951-95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