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上游出山店库区桥头遗址存续前后的古环境背景

马玉凤, 武志江, 李双权, 刘洪妍, 任萧, 郭仰山, 王朝栋, 郭丽华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1) : 167 -183.

PDF (14551KB)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1) : 167 -183.

淮河上游出山店库区桥头遗址存续前后的古环境背景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4899K)

摘要

淮河是一条对华夏文明具有重大意义的河流。但相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考古及古环境研究较为滞后。桥头遗址是淮河上游一处以石家河文化为主的重要遗址。本研究通过对桥头遗址区及其临近区域的地层调查和室内样品的测试分析,对该遗址生成前后的环境变化以及古洪水事件与遗址的存续关系等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桥头遗址生成前大约在8.1~4.6 ka BP(9.1~5.4 cal.ka BP),遗址所在至少方圆2 km的范围区一直被湖沼所覆盖;4.6 ka BP(5.4 cal.ka BP)以后,温暖湿润的气候、地势较高的湖沼相沉积高地以及紧邻作为遗址水源地的母子河等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先民来桥头区域生活;4.0 ka BP的气候异常事件、3.5 ka BP(3.9 cal.ka BP)的气候波动所带来的洪水灾害和3.2 ka BP(3.6 cal.ka BP)的淮河改道等自然环境的频繁变动,使得石家河文化以后的1000年时间内遗址区不适宜人类居住。3 ka BP(3.3 cal.ka BP)之后,桥头遗址所在区域的气温逐渐升高变暖,先人再次在此定居;2.5 ka BP(1.8 cal.ka BP)后,气候的剧烈波动、洪水的频繁泛滥再次威胁到人类在桥头遗址区域生产生活,先人从此地再次迁徙。

关键词

淮河上游 / 桥头遗址 / 古环境 / 古洪水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马玉凤, 武志江, 李双权, 刘洪妍, 任萧, 郭仰山, 王朝栋, 郭丽华 淮河上游出山店库区桥头遗址存续前后的古环境背景[J]. 古地理学报, 2025, 27(01): 167-18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551KB)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