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川西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储集层分类及成因

金惠, 崔俊峰, 杨桂茹, 杨威, 肖佃师, 王志宏, 王民, 武雪琼, 薄冬梅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6) : 1452 -1466.

PDF (21577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6) : 1452 -1466.

川中—川西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储集层分类及成因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2094K)

摘要

四川盆地中部和西部(川中—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石组分复杂、孔喉结构非均质强,含气和产能平面变化快,亟需明确储集层分类标准、发育机制及分布规律。以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为对象,通过薄片、物性、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分析微观孔隙结构,建立储集层分类评价标准,揭示岩石组分、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类型的控制。研究表明,须三段发育微裂缝、原生粒间孔、残留粒间孔、溶蚀孔和晶间孔5类储集空间,粒间孔喉发育程度是决定储集层品质的关键;基于分形特征,将孔喉系统划分为5个区间,结合中大孔喉占比、主流喉道等参数,实现4类致密储集层的精细划分;I类储集层具有“弱压实强溶蚀”特征,高石英颗粒、低泥岩和碳酸盐岩岩屑、适量火山岩岩屑是形成的关键,Ⅱ类储集层具有“强压实强溶蚀”特征,较多杂基、低泥岩岩屑、高长石颗粒是形成的物质基础,Ⅲ类和Ⅳ类储集层均具有强胶结特征,其中Ⅲ类储集层中钙质岩屑含量高,方解石胶结发育,Ⅳ类储集层杂基减孔明显。研究成果可指导该区致密储集层形成机制研究,也为致密储集层分类和成因关联分析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 储集层分类 / 储集层成因 / 致密砂岩 / 须家河组三段 / 四川盆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金惠, 崔俊峰, 杨桂茹, 杨威, 肖佃师, 王志宏, 王民, 武雪琼, 薄冬梅 川中—川西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储集层分类及成因[J]. 古地理学报, 2024, 26(06): 1452-146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577KB)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