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习水地区早二叠世古地理和古地貌及其对锂资源的控制作用

邓旭升, 熊兴国, 王文明, 张德明, 李月森, 周武, 赵磊, 龚桂源, 李治海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2) : 368 -382.

PDF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2) : 368 -382.

贵州习水地区早二叠世古地理和古地貌及其对锂资源的控制作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贵州习水地区发育下二叠统大竹园组铝质沉积物,具有碎屑状、砾屑状、包粒状和泥状结构,岩石类型与锂的富集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然而,目前对于该地区早二叠世的沉积古地理及古地貌缺乏较为详细和系统的研究,锂的富集与古地理和古地貌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及其邻区下二叠统锂资源的找矿和勘查工作。在野外地质调查、浅表探矿工程和钻孔编录、系统取样的基础上,通过对大竹园组的岩性组合对比、沉积特征分析、地球化学数据及地层厚度统计等,划分了贵州习水地区早二叠世沉积微相,并编制了该时期的古地理和古地貌图,综合分析和探讨了古地理及古地貌对锂资源的控制作用。贵州习水地区在早二叠世位于近岸平原和黔北平原的交汇区域,古盐度分别表现为半咸水和淡水。沉积微相可划分为浅湖、高地、高地边缘、洼地边缘和洼地,古地貌整体呈现南西高、北东低;锂资源主要形成于洼地边缘,含锂岩石以碎屑状铝土岩为主;高地边缘中锂的富集程度相对较低,含锂岩石为包粒状、砾屑状铝土岩、铝土质泥岩,而洼地和浅湖的泥岩和铝土质泥岩中未发现锂的富集。综合分析认为,贵州习水地区锂的富集程度与淋滤作用相关,受古地理和古地貌控制明显。

关键词

锂资源 / 古地理 / 古地貌 / 早二叠世 / 大竹园组 / 贵州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邓旭升, 熊兴国, 王文明, 张德明, 李月森, 周武, 赵磊, 龚桂源, 李治海 贵州习水地区早二叠世古地理和古地貌及其对锂资源的控制作用[J]. 古地理学报, 2025, 27(02): 368-38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