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地区早二叠世—早三叠世植物群演化及其古气候变化

郑伟, 和俊淼, 邢智峰, 李妲, 齐永安, 万恩召, 张湘赟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2) : 468 -483.

PDF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2) : 468 -483.

豫西地区早二叠世—早三叠世植物群演化及其古气候变化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是由古生代植物群向中生代植物群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但陆相植物化石记录不完整且较零散,陆地植物演变的研究相对较少。文中通过统计分析豫西地区多个剖面早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植物化石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地区早二叠世—早三叠世植物群特征、植物演变规律以及古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豫西地区早二叠世主要发育湿生植物群,其中中期禹州植物群以楔叶类植物、树蕨型真蕨、大羽羊齿类植物为主,而晚期禹州植物群以楔叶类植物、中生代型真蕨、种子蕨门盾籽目、大羽羊齿类为主;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主要为旱生植物群,其中Ullmannia植物群以裸子植物为主导,松柏类植物占绝对优势,但同早二叠世相比,植物化石数量锐减;Voltzia植物群以松柏类植物、楔叶类植物和种子蕨类植物为主。豫西地区早二叠世—早三叠世植物群由湿生型逐步转变为旱生型,暗示该地区古气候也逐渐从暖湿转变为干热,其中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植物化石数量锐减,可能与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有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认识豫西地区早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植物演化及其古气候变迁以及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陆相生态系统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植物化石 / 网络分析 / 古气候 / 二叠纪 / 三叠纪 / 豫西地区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郑伟, 和俊淼, 邢智峰, 李妲, 齐永安, 万恩召, 张湘赟 豫西地区早二叠世—早三叠世植物群演化及其古气候变化[J]. 古地理学报, 2025, 27(02): 468-48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