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叠合盆地砂岩储集层成岩演化及控储因素:以雅布赖盆地侏罗系新河组为例

冯双奇, 季汉成, 陈亮, 蒋雪桂, 向鹏飞, 史燕青, 刘颖, 李玲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3) : 731 -745.

PDF (13108KB)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3) : 731 -745.

河西走廊叠合盆地砂岩储集层成岩演化及控储因素:以雅布赖盆地侏罗系新河组为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421K)

摘要

河西走廊地区中生代叠合盆地构造演化复杂,沉积体系多变,地层经历了多期埋藏和构造抬升,储集层成岩蚀变多样、非均质性强,因此研究储集层成岩演化特征及相关的沉积—成岩控储作用对油气勘探至关重要。综合岩心观察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地球化学测试等分析手段,明确了雅布赖盆地中侏罗统新河组下段的储集层成岩特征以及成岩演化序列,深入分析了沉积—成岩对储集层质量的控制。研究表明:目的层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重力流沉积,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相带、埋藏成岩作用及构造抬升相关的溶蚀改造的时空特征,共同决定了储集层的孔隙空间类型及物性差异。具体而言,中厚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经历了显著的溶蚀作用,但溶蚀孔隙内次生成岩矿物较少,孔隙连通性好,普遍为低孔中渗储集层;中—薄层河口坝和半深湖—深湖重力流水道砂体具有较高的长石、岩屑含量以及较多的泥质塑性杂基,溶蚀孔内充填大量钠长石/硅质胶结物和黏土矿物,导致该类型储集层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

关键词

叠合盆地 / 沉积相带 / 储集层 / 主控因素 / 雅布赖盆地 / 河西走廊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冯双奇, 季汉成, 陈亮, 蒋雪桂, 向鹏飞, 史燕青, 刘颖, 李玲 河西走廊叠合盆地砂岩储集层成岩演化及控储因素:以雅布赖盆地侏罗系新河组为例[J]. 古地理学报, 2025, 27(03): 731-74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108KB)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