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2013—2022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时空演变特征

王大康, 夏慧, 刘佳彬, 宋兆龙, 莫咏茹, 郭宇, 王冶, 杨现坤, 王晋年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23 ›› Issue (06) : 26 -35.

PDF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23 ›› Issue (06) : 26 -35.

粤港澳大湾区2013—2022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时空演变特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卫星观测的对流层甲醛(HCHO)垂直柱浓度(Vertical Column Densities, VCD)已成为研究区域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时空演变的重要手段。探索对流层HCHO VCD的时空演变对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广东省PM2.5和O3污染协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载荷的Level 2甲醛观测数据,通过自主开发的过采样算法实现2013—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对流层HCHO VCD的公里级监测,并分别从自然源和人为源的角度分析大湾区对流层HCHO VCD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3—2022年大湾区HCHO VCD总体呈升高趋势,2022年相比于2013年HCHO VCD增长了11.3%,低值主要分布在大湾区周边地势较高地区及沿海一带,高值主要分布在大湾区中部地区,以广州、佛山、东莞为高值中心区,还包括肇庆、惠州及江门部分地区;大湾区HCHO VCD均值表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周期性规律。肇庆、东莞、广州和佛山表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惠州表现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沿海城市包括江门、中山、深圳、香港和珠海表现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大湾区植被的增加对甲醛柱浓度的增长有正向贡献,但不太显著。夜间灯光辐射强度与对流层HCHO VCD的相关系数不高,而大湾区年度GDP与对流层HCHO VCD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GDP的增长对对流层甲醛柱浓度的升高具有重要贡献。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 对流层甲醛 / 挥发性有机物 / OMI / 过采样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大康, 夏慧, 刘佳彬, 宋兆龙, 莫咏茹, 郭宇, 王冶, 杨现坤, 王晋年 粤港澳大湾区2013—2022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时空演变特征[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23(06): 26-3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