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3N,另一种激波示踪分子?

张江水, 汪友鑫, 陈家梁, 赵洁瑜, 邹益鹏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Vol. 21 ›› Issue (04) : 87 -93.

PDF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Vol. 21 ›› Issue (04) : 87 -93.

HC3N,另一种激波示踪分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激波,即冲击波,与恒星形成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目前,已知的激波示踪分子主要有氧化硅(SiO)、氧化硫(SO)和异氰酸(HNCO)。最近的研究表明,恒星形成区中HC3N的形成可能与激波有关。为了检验HC3N是否可以作为激波的示踪分子,使用IRAM望远镜对21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HC3N J=12-11和SiO J=5-4进行了观测。对观测资料处理分析,发现在所有源中都探测到了HC3N J=12-11,在12个源中探测到SiO J=5-4谱线。和SiO分子谱线一样,绝大多数源(16个)的HC3N J=12-11谱线也显示出明显的线翼特征。对HC3N J=12-11有明显线翼的源进一步分析显示,HC3N确实存在于恒星形成活动活跃的区域。通过分析HC3N J=12-11和SiO J=5-4的积分强度的相关性,发现这两种分子参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86)。观测分析结果支持HC3N为另外一种高速激波的示踪分子。

关键词

天体化学 / 星际介质 / 激波 / HC3N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江水, 汪友鑫, 陈家梁, 赵洁瑜, 邹益鹏 HC3N,另一种激波示踪分子?[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04): 87-9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