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D4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汪炜, 常雅欣, 任蓝栋, 王宁, 白瑞敏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04) : 295 -301+307.

PDF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04) : 295 -301+307.

TEAD4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转录增强关联域转录因子4 (TEAD4)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参与BCC发病的潜在机制。方法 收集正常皮肤组织蜡块样本18例和BCC患者蜡块样本60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EAD4的表达。评估不同临床特征的BCC患者TEAD4的表达差异,纳入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初始诊断BCC的年龄、病程、是否为日光暴露部位、是否为头面部、单发或多发、病理亚型、 Clark分级、肿瘤厚度等。使用siRNA特异性地敲低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TEAD4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TEAD4 mRNA的水平,明确其敲低情况;使用CCK8及7-AAD、PE AnnexinⅤ双染法分别检测其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 在正常皮肤组织中,TEAD4阳性表达率为100%,而BCC中,TEAD4阳性表达率只有5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病程<1年的BCC患者中,TEAD4的表达多为阴性,而在病程≥1年的患者中,TEAD4的表达则多为弱阳性;对于病理亚型为微结节型、浅表型、色素型的BCC,TEAD4的表达多为弱阳性或强阳性,而在结节型和浸润型BCC中,TEAD4的表达则多为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AD4 siRNA转染后,HaCaT细胞中TEAD4的mRNA水平降低了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AD4敲减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在48 h和72 h分别增加了8.02%和9.10%,凋亡下调了4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D4在BCC中低表达,发挥抑癌作用,且其表达水平与BCC的临床特征有关。角质形成细胞TEAD4低表达可改变细胞增殖、凋亡等,可能与BCC的发病机制有关。

关键词

皮肤基底细胞癌 / TEAD4 / 角质形成细胞 / 增殖 / 凋亡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汪炜, 常雅欣, 任蓝栋, 王宁, 白瑞敏 TEAD4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6(04): 295-301+30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