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L-36γ、MIF检测水平在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刘禹志, 闫慧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1) : 33 -37+43.

PDF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1) : 33 -37+43.

血清IL-36γ、MIF检测水平在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痛风患者血清中的检测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痛风患者67例(包括急性期组39例、间歇期组2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IL-36γ、MIF水平,比较三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其与炎症指标、血尿酸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痛风的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期组和间歇期组IL-36γ、MI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IL-36γ、MIF水平高于间歇期组(P<0.05)。急性期组IL-36γ水平与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P<0.05);急性期组MIF水平与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CRP呈正相关(P<0.05),与ESR无明显相关性(P>0.05)。痛风患者MIF水平与甘油三酯(TG)水平呈正相关(P<0.05);此外,IL-36γ水平与MIF水平呈正相关(P<0.05)。IL-36γ诊断痛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灵敏度为76.1%,特异度为89.7%, P<0.001; MIF诊断痛风的AUC为0.885,灵敏度为73.1%,特异度为93.1%, P<0.001;两者联合诊断痛风的AUC为0.933,灵敏度为77.6%,特异度为93.1%, P<0.001。结论IL-36γ、MIF可能是痛风急性发作和慢性炎症过程中的重要炎症介质,对痛风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关键词

痛风 / 白细胞介素-36γ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禹志, 闫慧明 血清IL-36γ、MIF检测水平在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7(01): 33-37+4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