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比例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混合液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对肌颤的影响

张茹茹, 吴佳旻, 王治, 郭永梅, 张玮玮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2) : 110 -116+135.

PDF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2) : 110 -116+135.

不同比例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混合液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对肌颤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比例依托咪酯与丙泊酚混合液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对依托咪酯导致肌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6月期间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性别不限,年龄18~77岁,BMI 17~30 kg/m2,ASAⅠ或Ⅱ级。共纳入220例参与者,随机分为4组:依托咪酯组(E组)41例,依托咪酯与丙泊酚1∶1体积比混合组(EP1∶1组)62例,依托咪酯与丙泊酚1∶2体积比混合组(EP1∶2组)58例,依托咪酯与丙泊酚1∶3体积比混合组(EP1∶3组)59例。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各组均按照0.15~0.2 mL/kg的剂量进行静脉注射麻醉诱导,静脉推药速度相同为0.4 mL/s,追加剂量0.05 mL/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放松达到目标镇静深度,开始进行内镜操作。观察肌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2 min(T2),麻醉诱导后5 min(T3),麻醉诱导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EP1∶3组肌颤的发生率为37.3%,与E组(82.9%)、EP1∶1组(71.0%)、EP1∶2组(6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MAP在4个时间点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与EP1∶1组比较,EP1∶3组T2与T3时间点的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下降范围均在基础血压20%的范围内;EP1∶3组与EP1∶2组4个时间点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受检者的HR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间点,E组与EP1∶3组比较,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1∶1组、EP1∶2组、EP1∶3组苏醒时间均短于E组,且与E组相比,EP1∶2组、EP1∶3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EP1∶1组、 EP1∶2组、 EP1∶3组的术中呛咳,低血压,体动的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EP1∶2组和EP1∶3组术后恶心的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中,依托咪酯与丙泊酚体积比例为1∶3时,可显著降低依托咪酯引起的肌颤发生率,同时可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依托咪酯 / 丙泊酚 / 肌颤 / 无痛胃肠镜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茹茹, 吴佳旻, 王治, 郭永梅, 张玮玮 不同比例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混合液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对肌颤的影响[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7(02): 110-116+13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