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四链”耦合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

吴明洁, 方大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41 ›› Issue (06) : 675 -684.

PDF (686KB)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41 ›› Issue (06) : 675 -684.

我国省域“四链”耦合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701K)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要素流动突破地理“邻近”限制,要素耦合提升不仅取决于自身属性,亦取决于空间关联效应。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省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简称“四链”)耦合协调度水平;基于测度结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考察省域“四链”耦合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运用二次指派程序(QAP)探究省域“四链”耦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1年我国省域“四链”耦合协调度呈稳步提升态势,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呈“东高西低”非均衡分布特征。整体网络特征方面,“四链”耦合协调空间网络紧密度呈波动上升态势,总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海、江苏、北京等地区处于核心位置,而海南、宁夏、新疆等地区处于边缘位置,“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明显。科技创新投入强度、经济水平和教育投入强度对省域“四链”耦合空间关联有显著影响,建议树立联动意识,弱化距离等因素制约,促进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优化空间网络结构,缩小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推进“四链”深度耦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

创新链 / 产业链 / 资金链 / 人才链 / 耦合协调 / 社会网络分析 / 区域经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明洁, 方大春 我国省域“四链”耦合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1(06): 675-68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86KB)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