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5275K)
摘要
基于某钢厂不同电磁搅拌参数调控的Fe-3.2%Si取向硅钢连铸坯凝固结构及热轧工业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检测技术,表征分析连铸过程电磁搅拌参数对铸坯凝固结构中柱状晶率的影响,探讨柱状晶率对热轧板织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器的工作电流(3 Hz)由900 A降到200 A,铸坯凝固结构中柱状晶率由40.1%增加到68.5%,柱状晶初始尺寸也随之增大;热轧板表层以铜型和黄铜织构为主,次表层以Goss织构为主,中心层主要为沿轧向延伸的α纤维织构及较弱的γ纤维织构。随铸坯柱状晶率的提高(40.1%~68.5%),热轧板再结区晶粒尺寸增加,有利于次表层Goss织构的保留;提高铸坯柱状晶率可降低热轧板中心层再结晶程度,中心层变形晶粒变大,不利于{114}<481>织构晶粒的形核与长大,且明显提高了织构强度梯度。
关键词
取向硅钢
/
凝固结构
/
组织
/
织构
/
再结晶
/
新能源汽车
Key words
郭飞虎, 时朋召, 李泽超, 仇圣桃
铸坯凝固结构对硅钢热轧织构的影响机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1(04): 441-449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