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及降雨交互作用下典型路堑滑坡特征及其诱发机制——以云南漾濞6.4级地震为例

冯宇, 向亚文, 张志权, 海同, 袁刚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195 -203.

PDF (16514KB)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195 -203.

地震及降雨交互作用下典型路堑滑坡特征及其诱发机制——以云南漾濞6.4级地震为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6909K)

摘要

以在建大理-漾濞-云耳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针对2021年6.4级漾濞地震下典型路堑滑坡,采用电测量及无人机航测等方法对路堑滑坡灾害特征开展现场调查及测试;结合室内模拟试验建立的土体电参数与损伤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关系映射评估路堑边坡损伤演化规律,探究地震典型路堑滑坡特征及其诱发机制。结果表明:开挖扰动会增加地震滑坡风险,地震作用下路堑边坡开挖面的顶部形成贯通主裂缝,最大宽度及深度可达3~4 m;路堑滑坡致灾程度受到地震烈度及支护措施的影响,随地震烈度的降低,裂缝宽度及深度呈减小趋势,支护措施的增加可显著降低边坡的滑移风险;震损边坡在降雨渗流作用下,沿裂缝深度方向土体损伤度进一步升高,后缘面区域损伤因子大于0.36,裂缝宽度从2.9 m快速增至8.0 m。综上,支护不足、地震烈度与边坡受损程度呈正相关,未支护边坡受到地震的影响较大;地震与降雨作用之间存在互促效应,降雨会极大影响震损边坡的稳定性。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 震后降雨 / 路堑滑坡 / 损伤演化 / 诱发机制 / 电测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冯宇, 向亚文, 张志权, 海同, 袁刚烈 地震及降雨交互作用下典型路堑滑坡特征及其诱发机制——以云南漾濞6.4级地震为例[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1(02): 195-20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514KB)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