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柠檬酸杆菌的耐药基因及分子分型

林玉玲, 陈清清, 彭芃芃, 邱慧娜, 胡丽萍, 闫小利, 张建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2024, Vol. 23 ›› Issue (12) : 1486 -1491.

PDF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2024, Vol. 23 ›› Issue (12) : 1486 -1491.

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柠檬酸杆菌的耐药基因及分子分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柠檬酸杆菌(CRCF)的检出率、分布特点、耐药机制及分子分型,为临床治疗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2020—2023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分离CRCF的药敏结果,验证菌株耐药表型,扩增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同源性,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同时携带blaVIM-1、blaNDM-1的CF17菌株。结果 共检出非重复弗劳地柠檬酸杆菌119株,其中CRCF 27株,占22.7%。CRCF主要分离自神经外科和泌尿外科,标本类型主要是中段尿;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菌素均耐药,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对替加环素及多黏菌素均敏感,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成功复苏的22株CRCF耐药表型均阳性,均携带耐药基因,其中17株(77.3%)携带单耐药基因,包括14株blaNDM-1,2株blaKPC-2,1株blaNDM-5;5株(22.7%)同时携带双耐药基因,包括同时携带blaKPC-2、blaNDM-1(共3株),同时携带blaNDM-1、blaIMP和同时携带blaVIM-1、blaNDM-1(各1株);共检出8个ST型,ST116、ST532分别有8、6株。CF17为ST116,携带的blaVIM-1、blaNDM-1位于不同的质粒上,分别为IncA、IncX3。结论 CRCF以多重耐药为主,主要耐药机制是携带blaNDM-1,部分菌株同时携带双耐药基因,以ST116和ST532为主,CF17是目前已知国内首次分离报告同时携带blaVIM-1及blaNDM-1耐药基因的弗劳地柠檬酸杆菌。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柠檬酸杆菌 / blaNDM-1 / blaVIM / blaIMP / ST116 / ST532 / 耐药性 / 碳青霉烯耐药基因 / 碳青霉烯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林玉玲, 陈清清, 彭芃芃, 邱慧娜, 胡丽萍, 闫小利, 张建明 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柠檬酸杆菌的耐药基因及分子分型[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4, 23(12): 1486-149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