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椎体骨小梁微结构及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陈俊宝, 罗翼, 熊南均, 胡小江, 郭超峰, 高琪乐, 李艳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2024, Vol. 23 ›› Issue (08) : 1001 -1006.

PDF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2024, Vol. 23 ›› Issue (08) : 1001 -1006.

脊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椎体骨小梁微结构及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脊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椎体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连续收集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的脊柱结核手术患者(脊柱结核组),依据性别匹配椎管狭窄就诊的非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入组患者进行双能X线扫描,比较两组患者椎体骨密度的差异。构建脊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简称动物模型),比较动物模型脊柱结核组与对照组的骨小梁微结构差异,选择骨组织/体积骨量(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作为评价指标,进一步分析病椎与邻椎的骨质差异。结果 脊柱结核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69例患者,脊柱结核组患者骨密度[0.793(0.712,0.869)g/cm2]低于对照组[0.907(0.800,1.020)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模型脊柱结核组小鼠的骨小梁微结构BV/TV[(18.4±5.4)%]、Tb.Th [(0.124±0.010)mm]较对照组BV/TV[(22.6±3.2)%]、Tb.Th [(0.160±0.017)mm]发生明显改变(均P<0.05)。动物模型脊柱结核组中,小鼠病椎骨小梁微结构BV/TV[(25.5±6.7)%]、Tb.N[(1.871±0.443)/mm]低于邻椎的BV/TV[(26.6±6.8)%]、Tb.N [(1.969±0.45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椎体早期可引起骨小梁微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骨密度降低。

关键词

脊柱结核 / 结核分枝杆菌 / 骨密度 / 骨小梁微结构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俊宝, 罗翼, 熊南均, 胡小江, 郭超峰, 高琪乐, 李艳冰 脊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椎体骨小梁微结构及骨密度变化的研究[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4, 23(08): 1001-100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