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AS软件对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以川北地区广元千佛崖组砂岩为例

郝嘉欣, 向芳, 施紫越, 文耀羚, 赵希, 王建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3) : 439 -448.

PDF (1278KB)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3) : 439 -448.

基于PCAS软件对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以川北地区广元千佛崖组砂岩为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07K)

摘要

使用川北地区广元千佛崖组砂岩薄片图像样品,开展基于孔、裂隙分析系统(PCAS)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研究,并探讨如何提升PCAS识别孔隙度的精度。研究表明:使用PCAS默认的单阈值分割法,识别的孔隙与人工圈定的孔隙范围不一致,并且孔隙度偏高,为31.21%。为了提高软件的识别效果,使用Adobe Photoshop对图像进行初步优化,然后采用多阈值分割法,根据孔隙的颜色差异设置各阈值的容差,最终得出孔隙度为14.18%,孔隙识别正确且内部结构更加完整,说明以上操作能够显著提升软件的识别效果。将优化后的孔隙度与默认的单阈值分割法识别的孔隙度、薄片估算的面孔率进行对比,发现优化后的孔隙度与薄片估算的孔隙度接近,仅相差1%~2%,并且参考邻区储层物性测试所得孔隙度,可确定该结果具有一定准确性。此外,PCAS还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各种孔隙特征参数,对于孔隙成因、孔隙评价、赋孔特征、赋气机制、渗流网络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结果证实了PCAS软件在定量表征孔隙方面的潜力。

关键词

千佛崖组 / 砂岩孔隙度 / 孔、裂隙分析系统 / 孔隙特征参数 / 软件应用效果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郝嘉欣, 向芳, 施紫越, 文耀羚, 赵希, 王建平 基于PCAS软件对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以川北地区广元千佛崖组砂岩为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1(03): 439-44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78KB)

4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