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地区大隆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陈更生, 王林琪, 石学文, 杨雨然, 朱逸青, 蒲飞龙, 杨雪, 王青, 徐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3) : 361 -378.

PDF (4830KB)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3) : 361 -378.

川北地区大隆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945K)

摘要

以川北地区朝天关口村大隆组典型野外剖面及邻区其他剖面为例,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岩石薄片和微体古生物化石薄片观察鉴定等方法,分析其垂向及平面的岩相及沉积相展布及变化,结合区内已有钻井、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总有机碳(TOC)、物性及微孔隙等参数来探讨其页岩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大隆组地层纵向上自上而下发育一套灰色硅质灰岩、灰黑色灰质页岩、灰黑色碳质页岩、泥岩组合,其中大隆组二段硅质灰岩和泥质灰岩中含有大量的菊石、牙形石、放射虫化石,大隆组一段碳质页岩和钙质页岩中则含有少量有孔虫、介形虫、双壳类、腹足类以及腕足等化石;(2)大隆组页岩沉积环境属于缺氧—贫氧咸水环境,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与富集;(3)大隆组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Ⅱ_1型、有机质丰度高,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孔隙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与有机质孔,大隆组二段黑色页岩孔隙度较高,脆性矿物质量占比高,页岩可压裂性好,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富集成藏地质条件。综上分析认为,川北地区大隆组页岩整体具有较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可作为下一步页岩气勘探的后备层位。

关键词

四川盆地 / 大隆组 / 野外剖面 / 页岩储层特征 / 勘探潜力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更生, 王林琪, 石学文, 杨雨然, 朱逸青, 蒲飞龙, 杨雪, 王青, 徐浩 川北地区大隆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1(03): 361-37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830KB)

2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