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盆地始新世古环境演化及沉积学意义

黄侠超, 钟瀚霆, 曹海洋, 肖伶俐, 陈莹, 王文楷, 常晓琳, 刘欣春, 王琛宇, 高凌雪, 侯明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2) : 193 -209.

PDF (3931KB)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2) : 193 -209.

北部湾盆地始新世古环境演化及沉积学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024K)

摘要

保存在地层中的孢粉化石是研究古植被、古气候变化的关键对象之一,对于重建古环境、预测烃源岩富集、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中国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的WS-X1井、WS-X2井、海中凹陷的WZ-X3井、福山凹陷的JH-X4井始新世时期的孢粉进行分析,以揭示北部湾盆地始新世植被特征及其反映的古环境演化。研究共发现孢粉化石4大类共49个孢粉类型,以被子植物花粉占优势,其中栎粉Quercoidites(microhenrici+minutus)、三沟粉Tricolpopollenites、桤木粉Alnipollenites含量较高;裸子植物中以松粉Pinuspollenites为主;蕨类植物孢子以水龙骨单缝孢Polypodiaceaesporites、紫萁孢Osmundacidites为主;同时出现大量藻类,以盘星藻Pediastrum为主。4口井中,始新世亚热带类群丰富且花粉含量高,孢粉组合反映了北部湾盆地该时期发育以常绿栎类丰富为特征的林地,盆地低山地带发育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被,林下为蕨类植被,指示了北部湾盆地始新世时期为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始新世早期分布的喜热植被较晚期更多,且在始新世晚期出现喜温的植被,推测始新世早期到晚期气候呈逐渐变凉的趋势。此外,孢粉组合中出现大量藻类,推测当时的沉积环境主要以湖泊和滨海的河流沼泽相为主。通过对北部湾盆地始新世时期的孢粉资料进行分析,为该盆地始新世时期的气候研究提供了更多依据。

关键词

始新世 / 孢粉 / 古气候 / 古植被 / 北部湾盆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黄侠超, 钟瀚霆, 曹海洋, 肖伶俐, 陈莹, 王文楷, 常晓琳, 刘欣春, 王琛宇, 高凌雪, 侯明才 北部湾盆地始新世古环境演化及沉积学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1(02): 193-20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931KB)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