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页岩到页岩气储层:论泥(页)岩层构成油气储集层的必要条件

周文, 蒋柯, 徐浩, 周秋媚, 胡钦红, 刘瑞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2 ›› Issue (01) : 140 -152.

PDF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2 ›› Issue (01) : 140 -152.

从页岩到页岩气储层:论泥(页)岩层构成油气储集层的必要条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近10年来,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对于传统意义上作为“油气烃源岩或盖层”的富有机质泥(页)岩能否作为“储层”还需验证。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测、分子示踪剂扩散实验、孔隙度与脉冲渗透率测试等手段,系统分析了泥(页)岩的储集属性特征。结果表明:(1)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有机质孔隙(10~100 nm)和无机孔隙(10~500 nm),孔隙度在1%~10%之间,具备储集油气的有效空间;(2)富有机质泥(页)岩在高演化阶段(高成熟至过成熟阶段)发育与裂解气同期形成的大量微-纳米级有机质气孔,天然气能就近无阻力充注于有机质孔隙中,在克服运移阻力后经过短距离运移可以充注于与有机质孔连通的无机孔隙中;(3)泥(页)岩微-纳米孔隙系统呈网状连通,页岩渗透率小于0.01×10-3μm2,天然气分子可以沿网状连通孔隙运移,但流动速度缓慢。综合分析认为富有机质泥(页)岩具备形成天然气储层的3个必要条件(储气空间、储集天然气和天然气流动),可作为“页岩气储层”,但能否作为油的储层,还需进一步验证,其他类型的泥(页)岩层只能被作为盖层及烃源岩层对待。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 有机质气孔 / 微孔隙类型 / 连通网络 / 气体分子流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周文, 蒋柯, 徐浩, 周秋媚, 胡钦红, 刘瑞崟 从页岩到页岩气储层:论泥(页)岩层构成油气储集层的必要条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52(01): 140-15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