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威远地区筇竹寺组页岩超临界甲烷吸附特征

张璐, 刘宇, 曹光耀, 侯明才, 陈安清, 徐胜林, 梁霄, 宋颖, 周小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2 ›› Issue (01) : 108 -123+130.

PDF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2 ›› Issue (01) : 108 -123+130.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筇竹寺组页岩超临界甲烷吸附特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通过对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威207井(W207井)下寒武统筇竹寺组7个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不同的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和甲烷吸附测试,评价了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的孔隙发育特征和甲烷吸附能力,探讨了该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孔隙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贡献,介孔的孔体积占比最高,微孔比表面积、微孔体积与wTOC关系较好;样品的甲烷最大绝对吸附量与wTOC、孔隙总比表面积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甲烷吸附量与总有机碳中微孔的发育密切相关;吸附热(Qst)和标准熵(ΔS0)的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有机质类型更接近I型干酪根,说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有机质的最主要母源为藻类;通过对比过剩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的差别,在储量预测时有机质的绝对吸附量能够更好地预测地质条件下的真实储量。

关键词

筇竹寺组 / 页岩气 / 孔隙结构 / 甲烷吸附 / 四川盆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璐, 刘宇, 曹光耀, 侯明才, 陈安清, 徐胜林, 梁霄, 宋颖, 周小琳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筇竹寺组页岩超临界甲烷吸附特征[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52(01): 108-123+13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