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断层协调性的古岩溶缝洞型储层分布识别方法——以川南栖霞组为例

蒋柯, 周文, 徐浩, 林亚尼, 周秋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5) : 787 -796+812.

PDF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5) : 787 -796+812.

基于断层协调性的古岩溶缝洞型储层分布识别方法——以川南栖霞组为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古岩溶缝洞型储层是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类型,准确识别古岩溶储层对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川南栖霞组是典型的缝洞型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由于早期岩溶缝洞体是典型的先存“力学结构面”,严重影响后期断裂的形成。据此,本文提出利用逆断层走向与局部构造轴向之间的协调性(断层协调性)来预测缝洞体,对栖霞组地层中的缝洞体储层进行分析与识别,并通过气井生产特征和地震识别对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吻合度达85%以上。研究表明,栖霞组缝洞体的分布主要受控于背斜上及附近的“不协调逆断层”和向斜中的高角度逆断层,且高度不协调逆断层对缝洞体的识别精度更高。对其他地区古岩溶缝洞体的识别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古岩溶缝洞型储层 / 断层协调性 / 碳酸盐岩储层 / 川南栖霞组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蒋柯, 周文, 徐浩, 林亚尼, 周秋媚 基于断层协调性的古岩溶缝洞型储层分布识别方法——以川南栖霞组为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1(05): 787-796+81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