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同位素在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体系中的应用——以松潘—甘孜—西昆仑成矿带为例

李芬, 柴建华, 严清高, 江小均, 孔志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6) : 1032 -1047.

PDF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6) : 1032 -1047.

Li同位素在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体系中的应用——以松潘—甘孜—西昆仑成矿带为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Li同位素在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物质来源与成因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松潘—甘孜—西昆仑成矿带与典型稀有金属矿床有关的花岗岩、伟晶岩以及变质沉积岩的Li同位素数据。结果显示,花岗岩δ7Li值与变沉积岩变化范围基本一致,暗示了花岗岩起源于深部变沉积岩的部分熔融作用。部分花岗岩δ7Li值比变沉积岩略高,指示了部分熔融过程中可能涉入了来自下地壳的脱挥发分流体。伟晶岩和花岗岩总体一致的Li同位素特征,表明伟晶岩与花岗岩具有亲缘性。在晚期花岗质岩浆流体出溶、富水伟晶岩熔/流体分离等演化过程中,7Li大量进入流体系统,可能是造成富Li伟晶岩相对贫Li伟晶岩δ7Li值偏低的主要原因。尽管Li同位素在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上的应用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随着高精度Li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和Li同位素的推广应用,Li同位素将成为探索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重要的地球化学手段。

关键词

Li同位素 / 花岗岩 / 伟晶岩 / 稀有金属 / 松潘—甘孜—西昆仑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芬, 柴建华, 严清高, 江小均, 孔志岗 Li同位素在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体系中的应用——以松潘—甘孜—西昆仑成矿带为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1(06): 1032-104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