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西南缘新元古代早期构造热事件——来自撮科杂岩榍石U-Pb年代学的新证据

郑鹏威, 崔晓庄, 王鹏, 任光明, 陈风霖, 庞维华, 孙志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2 ›› Issue (03) : 423 -439.

PDF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2 ›› Issue (03) : 423 -439.

扬子西南缘新元古代早期构造热事件——来自撮科杂岩榍石U-Pb年代学的新证据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滇中地区新元古代早期构造热事件的时空序列对于理解重建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汇聚背景下扬子西南缘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采自撮科杂岩的片麻状花岗岩样品开展了LA-ICP-MS锆石和榍石U-Pb定年及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锆石具有典型振荡环带和高Th/U比值(0.56~1.46),属于典型岩浆成因,其207Pb/206Pb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2 334±18 Ma(MSWD=0.44),限定了片麻状花岗岩样品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早期。榍石U-Pb年龄可分为2组,其206Pb/238U年龄经207Pb校正后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987±7 Ma(MSWD=0.50)和932±8 Ma(MSWD=1.05),其低Th/U比值、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及弱Eu异常等特征均指示其为变质成因,表明撮科杂岩在新元古代早期经历了至少2期变质事件。结合区域资料,进一步确认扬子西南缘广泛发育古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在哥伦比亚超大陆和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过程中经历过多期次的区域变质作用,并证实扬子西南缘新元古代早期岩浆-变质-成矿事件具有明显的时空耦合关系。

关键词

榍石U-Pb年龄 / 构造热事件 / 撮科杂岩 / 新元古代 / 扬子陆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郑鹏威, 崔晓庄, 王鹏, 任光明, 陈风霖, 庞维华, 孙志明 扬子西南缘新元古代早期构造热事件——来自撮科杂岩榍石U-Pb年代学的新证据[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52(03): 423-43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