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文山州小洞锑矿床成因:来自硅质岩、辉锑矿元素及硫同位素的证据

林心怡, 林木森, 吴久芳, 易友根, 徐楷, 徐净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2 ›› Issue (02) : 270 -284.

PDF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52 ›› Issue (02) : 270 -284.

滇东南文山州小洞锑矿床成因:来自硅质岩、辉锑矿元素及硫同位素的证据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云南文山州小洞锑矿床处于滇东南锑矿带,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中统田蓬组下段硅质岩中。前人认为其属于变质改造的热水沉积型锑矿床,但关于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类型等问题仍有争议。对赋矿围岩硅质岩的主微量分析显示,w(SiO2)为84.70%~97.11%(均值92.19%),w(Al2O3)为0.63%~6.08%(均值3.56%),ΣREE为(20.43~77.54)×10-6,稀土配分曲线右倾,δEu值为0.66~1.57(均值0.88),δCe值为0.95~1.15(均值1.07),形成于大陆边缘的非热水沉积环境,成分受陆源输入的控制。辉锑矿LA-ICP-MS分析揭示了其微量元素的主要耦合替代机制为■。辉锑矿的S同位素分析显示δ34S值变化范围较窄(0.42‰~4.91‰),暗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成矿热液可能与老君山岩体活动相关,或者为深部隐伏岩体带来的热液。综合分析认为,小洞锑矿床的赋矿围岩与热水沉积无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岩浆活动后期的含矿热液流体沿断裂带运移,在层间虚脱带富集成矿,属于受断裂控制的热液型锑矿床。

关键词

硅质岩 / 辉锑矿 / 硫同位素 / 矿床成因 / 滇东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林心怡, 林木森, 吴久芳, 易友根, 徐楷, 徐净 滇东南文山州小洞锑矿床成因:来自硅质岩、辉锑矿元素及硫同位素的证据[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52(02): 270-28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