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含石量宕渣路基压实特性

胡朋, 迟连阳, 王琨, 单衍勇, 宋志超, 杜海伦, 管清泳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 2025, Vol. 33 ›› Issue (01) : 43 -52.

PDF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 2025, Vol. 33 ›› Issue (01) : 43 -52.

不同含石量宕渣路基压实特性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研究不同含石量(石在宕渣中的质量分数)宕渣的最佳压实振动频率及动力响应,采用离散元软件EDEM中的接触模型建立多组宕渣路基压实模型,振动频率分别为28、30、34、40 Hz,含石量分别为60%、70%、80%,分析颗粒轨迹、总应力及速度变化等。结果表明:1)含石量分别为60%、70%、80%的宕渣最佳振动频率分别为34、30、40 Hz。2)破碎率随含石量和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含石量相同时,压实含可破碎颗粒宕渣的孔隙率普遍小于含不可破碎颗粒的宕渣。3)粒径为3、30、70 mm的活跃度分别为0.098、0.716、29.372,粒径为70 mm的大颗粒活跃度较低,粒径为30 mm的颗粒活跃度较高,粒径为3 mm的小颗粒活跃度最高。4)压实过程中,按颗粒平均总应力、颗粒平均速度的变化主要分为塑性压实、工况过渡、压实后期3个阶段。5)在塑性压实阶段时,宕渣颗粒平均总应力较小,以塑性变形为主,振动板和宕渣间的接触力较小;在工况过渡阶段时,振动板与宕渣间的接触力和颗粒平均总应力突变;在压实完成阶段时,宕渣颗粒以弹性变形为主,形成良好的骨架密实结构,颗粒平均总应力较大。6)在塑性压实阶段,颗粒速度不稳定且较低,至压实完成阶段形成骨架密实结构,大、小颗粒相对位置变化较小,大颗粒夹带小颗粒随振动板共同振动,平均速度变化较小。7)颗粒平均速度和平均总应力的阶段性相同,且相同含石量在同一振动频率下的阶段持续时间相同;击实频率接近宕渣固有频率时,颗粒快速达到稳定状态,压实效果最佳。

关键词

宕渣 / 路基 / 离散元 / 击实试验 / 振动频率 / 含石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胡朋, 迟连阳, 王琨, 单衍勇, 宋志超, 杜海伦, 管清泳 不同含石量宕渣路基压实特性[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25, 33(01): 43-5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