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和ⅩⅥ型胶原蛋白预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的价值

孟利军, 张兰芳, 秦蕾, 李文静, 申培君, 陈旭, 郭晓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3) : 87 -90+95.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3) : 87 -90+95.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和ⅩⅥ型胶原蛋白预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的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TSG-6)、ⅩⅥ型胶原蛋白(col-16)预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160例UC患者为UC组,另选取16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TSG-6、col-16水平。参照改良Mayo评分标准将UC组患者分为轻度组(n=63)、中度组(n=52)、重度组(n=45),比较3组血清TSG-6、col-16水平。根据肠镜复查结果将UC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21)和预后不良组(n=39),比较2组血清TSG-6、col-16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血清TSG-6、col-16与改良Mayo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血清TSG-6、col-16对UC组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SG-6、col-16预测UC组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UC组血清TSG-6、col-1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组、重度组血清TSG-6、col-16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TSG-6、col-16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组血清TSG-6、col-1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G-6、col-16与改良Mayo评分均呈正相关性(r=0.691,P<0.05;r=0.635,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G-6、col-16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SG-6、col-16预测UC组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765。结论 UC患者血清TSG-6、col-16呈异常升高状态,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 / ⅩⅥ型胶原蛋白 / 溃疡性结肠炎 / 预后 / 相关性 / 预测价值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孟利军, 张兰芳, 秦蕾, 李文静, 申培君, 陈旭, 郭晓鹤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和ⅩⅥ型胶原蛋白预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3): 87-90+9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