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晶胶比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对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影响

荣曾霞, 熊绘, 杨勋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3) : 81 -86.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3) : 81 -86.

低晶胶比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对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低晶胶比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在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4年4月收治的1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低晶胶比液体复苏,并依据复苏完成时限分为≤1 h组(n=42)、>1~2 h组(n=40)、>2 h组(n=37)。比较3组复苏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乳酸、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以及呼吸支持、去甲肾上腺素剂量、液体复苏量、ICU住院时间、生存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序贯脏器衰竭(SOFA)评分。结果 与>2 h组比较,≤1 h组、>1~2 h组复苏后MAP、CVP、心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3组pa(O2)均升高,pa(CO2)、血乳酸、pH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 h组和>1~2 h组血乳酸、去甲肾上腺素剂量、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2 h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1~2 h组、>2 h组液体复苏量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有创呼吸支持患者比率及ICU住院时间较>1~2 h组和>2 h组更高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 h组ELWI、PVPI较复苏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 h组ELWI、PVPI高于>1~2 h组、>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1~2 h组、>2 h组30 d生存率分别为85.71%(36/42)、97.50%(39/40)、97.30%(36/37),>1~2 h组和>2 h组30 d生存率高于≤1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晶胶比液体复苏>1~2 h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最佳完成时限,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指标,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 休克 / 低晶胶比液体复苏 / 完成时限 / 病情转归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荣曾霞, 熊绘, 杨勋能 低晶胶比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对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3): 81-8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