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行开窗或分支支架技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周艳, 邹佳佳, 刘昭, 李晓强, 翁艳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2) : 1 -7+15.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2) : 1 -7+15.

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行开窗或分支支架技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患者行开窗或分支支架技术(F/B-EVAR)治疗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接受F/B-EVAR治疗的147例胸腹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变量相关性分析探讨中期随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死亡13例,病死率为8.8%;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52例,发生率为35.4%;术后内漏31例,内漏率为21.1%;分支支架相关内漏14例,共涉及14个分支;分支闭塞4例,共涉及5个分支。本研究再干预率为20.4%(30/147),术后肾功能不全20例(13.6%), 1例患者术后因脊髓缺血出现截瘫,术后支架感染1例。对患者术后死亡、总并发症、内漏、术后肾衰竭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总并发症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肾功能不全、主动脉疾病、主动脉扭曲角度>60°、平均分支重建数;术后出现内漏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既往肾功能不全史、既往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史、主动脉扭曲角度>60°、胸腹主动脉夹层(TAAD)真腔直径;术后肾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术前肾功能不全。结论 女性、年龄、胸腹主动脉瘤(TAAA)、既往肾功能不全史、既往TEVAR史、主动脉扭曲角度>60°、TAAD真腔直径是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可能相关因素是TAAA瘤腔直径、TAAD假腔直径。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疾病 / 开窗或分支支架技术 / 并发症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自制支架 / 内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周艳, 邹佳佳, 刘昭, 李晓强, 翁艳敏 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行开窗或分支支架技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2): 1-7+1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