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肌少症合并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朱晓雷, 彭松, 刘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2) : 93 -98.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2) : 93 -9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肌少症合并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老年肌少症合并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9例老年肌少症合并I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64例和联合组65例,依据剔除标准筛选后,最终每组纳入55例患者。常规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PCI。比较2组入院时和出院1、3、6个月时的主观症状、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学指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 min步行距离(6MWD),并观察2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55例患者PCI术中均植入1~3个支架,平均植入数量为(1.78±0.36)个,手术成功率为100.00%。2组出院1、3、6个月时胸痛、心悸、胸闷、乏力评分和SBP、DBP、NYHA心功能分级、CCS心绞痛分级均低于入院时,且联合组出院3、6个月时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出院1、3、6个月时LVEDD、LVESD均小于入院时,LVEF高于入院时,血清NT-proBNP、cTnT、CK-MB水平均低于入院时,且联合组出院3、6个月时LVEDD、LVESD小于常规组,LVEF高于常规组,血清NT-proBNP、cTnT、CK-MB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出院1、3、6个月时6MWD均长于入院时,且联合组出院3、6个月时6MWD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联合组MACE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应用于老年肌少症合并ICM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心功能指标,同时降低MACE发生率。

关键词

肌少症 / 缺血性心肌病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美托洛尔 / 曲美他嗪 / 心功能 /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朱晓雷, 彭松, 刘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肌少症合并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2): 93-9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