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目标体温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脑代谢、转归及并发症的影响

邓小军, 祝勇军, 胡成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2) : 88 -92+98.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2) : 88 -92+98.

2种目标体温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脑代谢、转归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心肺复苏后2种目标体温对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脑代谢、转归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目标体温控制在32.0~34.0℃的53例患者纳入中低温组,将目标体温控制在34.1~36.0℃的54例患者纳入轻低温组。比较2组目标体温管理前和达到目标体温时的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NF-κB p65)]、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总氧化态(TOS)、丙二醛(MDA)]、脑代谢指标[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值(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水平,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转归情况[预后结局、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评分(CPC)分级]。结果 达到目标体温时,2组患者CRP、IL-6、IL-1β、NF-κB p65水平均低于目标体温管理前,且中低温组低于轻低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目标体温时,2组SOD、TAC水平均高于目标体温管理前,且中低温组均高于轻低温组,2组TOS、MDA水平均低于目标体温管理前,且中低温组均低于轻低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目标体温时,2组Da-jvO2、CERO2均低于目标体温管理前,且中低温组低于轻低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温组的CPC分级、预后结局情况略优于轻低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后目标体温管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其中32.0~34.0℃目标体温更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程度和改善脑代谢,从而改善转归结局。

关键词

心搏骤停 / 心肺复苏 / 目标体温管理 / 炎症 / 氧化应激 / 脑代谢 / 转归结局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邓小军, 祝勇军, 胡成成 2种目标体温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脑代谢、转归及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2): 88-92+9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