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力衰竭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茆文群, 张翥, 范修才, 祁建成, 陈旭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2) : 78 -81+87.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2) : 78 -81+87.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力衰竭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清脂联素(APN)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心力衰竭(HF)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124例AMI患者为AMI组,同时将30例非AMI的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分别纳入非AMI冠心病组和健康组。记录所有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一般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PN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脑利钠肽(BNP);采用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随访1年所有受试者血清APN的变化及其与BNP、LVEF和MACE的关系。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非AMI冠心病组和健康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磷脂酶A2(Lp-PAL2)水平及吸烟、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非AMI冠心病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MI组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发现,术后1周以及1、3、6、12个月患者血清APN、BNP水平呈上升趋势,LVEF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PN、BNP水平在PCI后1个月达峰值,LVEF水平PCI后1个月达到最低值,但随后11个月以上指标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术后1、3、6、12个月MACE发生率分别为2.8%、3.2%、4.6%和8.8%。术前和术后1个月,血清APN对AMI患者1年内发生HF及MACE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术后1个月血清APN预测AMI后发生HF及MACE的曲线下面积大于术前(P<0.05)。结论 AMI患者PCI后血清APN水平呈上升趋势,PCI后1个月时达峰值。PCI后1个月时,血清APN水平对HF及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最高。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 脂联素 / 心力衰竭 /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茆文群, 张翥, 范修才, 祁建成, 陈旭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力衰竭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2): 78-81+8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