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芬太尼对髋部骨折模型疼痛阈值和脊髓P物质信号传导的影响

冯晓利, 孙智, 刘俊英, 汪丽珍, 刘欣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1) : 89 -94+99.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1) : 89 -94+99.

枸橼酸芬太尼对髋部骨折模型疼痛阈值和脊髓P物质信号传导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枸橼酸芬太尼对髋部骨折老龄大鼠疼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髋部骨折的老龄大鼠分为模型组(n=10)、枸橼酸芬太尼组(n=10)和枸橼酸芬太尼+Sar-SP组(n=10),另取同期健康大鼠设为正常组(n=10)。枸橼酸芬太尼组大鼠尾静脉滴注10μ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Sar-SP组大鼠鞘内注射10μL Sar-SP后进行枸橼酸芬太尼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滴注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前(0 h)以及治疗后1、6、24、168 h测量大鼠后爪疼痛阈值、承重值、后爪温度和背腹厚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谷氨酸(Glu)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组织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P物质(SP)阳性表达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SP和速激肽受体1(TACR1)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波形蛋白(VIM)、核受体共阻遏蛋白1(NOCR)、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CNTF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治疗前0 h及治疗后1、6、24、168 h,后爪疼痛阈值和承重值降低,后爪温度升高,背腹厚度增加,且脊髓组织中TNF-α、IL-6、IL-1β和Glu水平,Iba-1和GFAP阳性表达率,SP阳性表达率,SP和TACR1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VIM、NOCR、CNTFR和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枸橼酸芬太尼组大鼠治疗后1、6、24、168 h,后爪疼痛阈值和承重值升高,后爪温度降低,背腹厚度减小,且脊髓组织中TNF-α、IL-6、IL-1β和Glu水平,Iba-1和GFAP阳性表达率,SP阳性表达率,SP和TACR1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VIM、NOCR、CNTFR和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枸橼酸芬太尼组比较,枸橼酸芬太尼+Sar-SP组大鼠治疗后1、6、24、168 h,后爪疼痛阈值和承重值降低,后爪温度升高,背腹厚度增加,且脊髓组织中TNF-α、IL-6、IL-1β和Glu水平,Iba-1和GFAP阳性表达率,SP阳性表达率,SP和TACR1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VIM、NOCR、CNTFR和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芬太尼对髋部骨折老龄大鼠疼痛的改善可能与降低脊髓SP表达,进而抑制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和抗炎有关。

关键词

枸橼酸芬太尼 / 髋部骨折 / 老龄 / 疼痛 / P物质 / 大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冯晓利, 孙智, 刘俊英, 汪丽珍, 刘欣哲 枸橼酸芬太尼对髋部骨折模型疼痛阈值和脊髓P物质信号传导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1): 89-94+9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