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危险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

庞婷, 吴伟莉, 杨斌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1) : 60 -65.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1) : 60 -6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危险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回顾性收集2022年6月—2024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进行MHD治疗的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情况,依据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将MHD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为避免过度拟合,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变量,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HD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基于各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应用K-fold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深度验证。结果 208例MHD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率为24.52%(51/208),其中导管局部感染22例,隧道感染17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2例;共分离培养出革兰阳性菌36株,革兰阴性菌28株,真菌1株。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在合并糖尿病、白蛋白、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导管维护频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糖尿病(OR=3.651, 95%CI:2.056~7.508)、白蛋白低(OR=1.782, 95%CI:1.129~2.815)、置管部位为股内静脉(OR=2.298,95%CI:1.269~4.162)、导管留置时间长(OR=2.959, 95%CI:1.327~6.599)、导管维护频率≤2次/月(OR=2.373, 95%CI:1.316~4.276)均为MHD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的AUC为0.885(95%CI:0.838~0.931),灵敏度为0.875,特异度为0.847; 100次K-fold交叉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结论 MHD患者导管相关感染风险较高,构建预测模型能有效评估MHD患者导管相关感染风险。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 导管相关感染 / 病原菌 / 危险因素 / 预测模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庞婷, 吴伟莉, 杨斌姣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危险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1): 60-6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