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辅助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对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研究

常跃文, 朱文俊, 顾伟, 冯俊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1) : 17 -21.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1) : 17 -21.

显微镜辅助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对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析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接受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局限型OPLL患者105例,按照ACDF治疗过程中是否辅助使用显微镜分为显微镜组56例和常规组49例,观察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健康调查评估量表(SF-36)评分、椎管最狭窄处椎管面积与脊髓前后径、颈椎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关节功能[日本骨科医师协会评分(JOA)颈椎病评分及颈部障碍指数(NDI)]及并发症风险。结果 显微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41.85±18.35) min、平均住院时间(10.18±1.58) d短于常规组的(159.46±21.42) min、(12.03±1.82) d,显微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80.65±7.28) mL少于常规组的(103.52±10.4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2.82±0.53)分、SF-36评分(79.56±5.68)分优于常规组的(3.51±0.60)、(72.35±4.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与常规组在术后椎管面积、脊髓前后径上比较[(138.24±24.32) mm2与(123.62±18.74) mm2,(5.42±0.46) mm与(4.73±0.5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与常规组在术后6个月颈椎活动度上比较[(25.21±3.37)°与(28.65±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6%,低于常规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与常规组JOA、NDI评分在时间、组间和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限型OPLL患者实施ACDF治疗过程中借助显微镜提供清晰视野,并对骨化灶采用磨钻磨除、打薄处理,能更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改善近期疼痛和关节功能状况,降低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风险。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症 / 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 / 显微镜 / 椎管面积 / 脊髓前后径 / 关节功能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常跃文, 朱文俊, 顾伟, 冯俊涛 显微镜辅助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对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1): 17-2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