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阳性确证结果分析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吸光度值/临界值灰区范围的合理性探究

李小琼, 王雅, 董琳婕, 张一帆, 罗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1) : 48 -52.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1) : 48 -5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阳性确证结果分析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吸光度值/临界值灰区范围的合理性探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确证结果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吸光度值/临界值(S/CO值)灰区范围的合理性。方法 收集18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B)及病毒核酸测定法进行确证,观察确证结果及条带分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最佳临界值,分析HIV抗体S/CO值灰区设置的合理性。结果18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中,经化学发光法初筛153例(83.15%),经胶体金法初筛31例(16.85%)。男性(57.07%)、年龄在40岁以上(75.00%)的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占比高于女性及其他年龄段病例。WB补充试验发现,共101例(54.89%)病例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56例(30.43%)病例确证为HIV-1抗体阴性,27例(14.67%)病例为HIV-1抗体不确定。27例中,1例经核酸检测为阳性(化学发光法初筛抗体S/CO值:5.60),其余26例为阴性。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与WB补充试验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5.36%、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1,P<0.05)。27例HIV-1抗体不确定病例经核酸检测载量发现,1例病例WB带型为P24+gp160,核酸检测该病例为阳性。不确定样本带型分布中,P24出现率最高(74.07%),其后依次是P66(11.11%)、gp160(7.41%)和P17(3.70%)、gp41(3.70%)。ROC曲线预测HIV抗体S/CO最佳临界值为5.15,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3.30%、76.40%, 95%CI为0.861~0.948。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的WB检测带型与确证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相关性(P<0.05),其中P24带型与确证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最高(r=0.910)。结论 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采用WB实验能进行有效排查。此外,基于本实验检测平台设置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S/CO值灰区范围为1.00~5.15,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化学发光法 / 免疫印迹法 / 灰区设置 / 核酸检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小琼, 王雅, 董琳婕, 张一帆, 罗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阳性确证结果分析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吸光度值/临界值灰区范围的合理性探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1): 48-5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