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作模式调整理论的运动针灸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观察

尉迎丽, 程远东, 牟袁沁, 王玉琴, 唐流刚, 刘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1) : 100 -104.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1) : 100 -104.

基于动作模式调整理论的运动针灸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动作模式调整理论的运动针灸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对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NLB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腰椎骨盆节律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动作模式调整理论的运动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DI、改良JOA评分、腰部肌电信号[肌肉伸展时最大肌电值与腰椎最大屈曲时肌电值的比值(EXT/MVF)、肌肉屈曲时最大肌电值与腰椎最大屈曲时肌电值的比值(FLEX/MVF)]、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3个月复发率。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ODI低于对照组,改良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竖脊、多裂肌表面EXT/MVF、FLEX/MV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动作模式调整理论的运动针灸对NLBP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腰椎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预后较好,不易复发。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 运动针灸 / 动作模式 / 腰痛功能障碍指数 / 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尉迎丽, 程远东, 牟袁沁, 王玉琴, 唐流刚, 刘太 基于动作模式调整理论的运动针灸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1): 100-10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