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奈普酶桥接治疗与阿替普酶桥接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比较

丁宏举, 叶福苹, 张璟, 王亚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19) : 84 -88+94.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19) : 84 -88+94.

替奈普酶桥接治疗与阿替普酶桥接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比较替奈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与阿普替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AIS患者随机分为阿普替酶组和替奈普酶组,每组49例。阿普替酶组采用阿普替酶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替奈普酶组采用替奈普酶联合血管内治疗。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组溶栓前(T0)、溶栓后1 h(T1)、血管内治疗后24 h(T2)、血管内治疗后7 d(T3)、出院时(T4)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2组T0、血管内治疗后30 d(T5)、血管内治疗后90 d(T6)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抽烟、酗酒、脑梗死体积、梗死部位、临床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普替酶组相比,替奈普酶组T1、T2、T3、T4时NIHS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普替酶组相比,替奈普酶组T5、T6时mR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普替酶组相比,替奈普酶组T5、T6时BI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普替酶组相比,替奈普酶组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普替酶组治疗后发生并发症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口腔黏膜出血、房颤、低血压比率依次为10.20%、2.04%、8.16%、0%、8.16%,替奈普酶组依次为2.04%、4.08%、6.12%、2.04%、4.08%;与阿普替酶组相比,替奈普酶组治疗后脑出血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普替酶组总有效率为85.71%,低于替奈普酶组的9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普替酶桥接治疗相比,替奈普酶桥接治疗临床效果更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降低脑出血概率,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阿普替酶 / 替奈普酶 / 临床疗效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丁宏举, 叶福苹, 张璟, 王亚男 替奈普酶桥接治疗与阿替普酶桥接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9): 84-88+9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