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3年6—8月贵州省内20家三甲医院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以及生化指标和贝克抑郁量表评分(BDI)。根据是否发生抑郁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获得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相似的抑郁及无抑郁人群,比较2组临床特征的差异;根据PLR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Q2、Q3、Q4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LR与MHD患者抑郁发病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对MHD患者抑郁的评估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 081例MHD患者,男1 286例(61.8%),年龄(54.3±14.7)岁,抑郁共368例(患病率为17.7%),其中PSM后成功配对359对;抑郁组的糖尿病患者比率、PLR等较高,而血肌酐值、血红蛋白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 Q4组抑郁风险为Q1组的22.654倍(95%CI:12.713~40.369,P<0.001);初步校正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后,PLR Q4组抑郁风险为Q1组的28.272倍(95%CI:15.390~51.937,P<0.001);进一步校正血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后,PLR Q4组抑郁风险为Q1组的10.557倍(95%CI:3.461~32.201,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PLR预测MHD患者抑郁的灵敏度为78.0%,特异度为73.5%,最佳阈值为114.14,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765~0.832,P<0.001)。结论 PLR为MHD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患者抑郁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
抑郁
/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Key words
唐阔, 查艳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相关性[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8): 62-67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