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泛免疫炎症值预测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预后的价值

江美南, 李添翼, 任粤, 宋震亚, 李梦扬, 陈勇, 殷旭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17) : 1 -8.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17) : 1 -8.

治疗前泛免疫炎症值预测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预后的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前泛免疫炎症值(PIV)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联合T分期评估其在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放射肿瘤科行术后辅助放疗的食管鳞癌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PIV和其他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的最佳临界值,依据ROC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比较PIV和其他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的曲线下面积(AUC)及临床适用性;根据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PIV高水平组和PIV低水平组,评估PIV水平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并通过递归分区分析(RPA)建立一个结合PIV和T分期的风险分层模型。结果 根据ROC曲线确定治疗前PIV最佳临界值为187.22, PIV的ROC曲线的AUC(0.679)大于其他4项[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0.640、0.583、0.656、0.644)。将85例患者分为PIV低水平组(<187.22)48例和PIV高水平组(≥187.22)37例,PIV的水平高低与肿瘤直径相关(P<0.05)。PIV低水平组3年总生存期(OS)(75.6%与30.6%,P<0.001)和3年无病生存期(DFS)(56.1%与21.0%,P<0.001)高于PIV高水平组;肿瘤直径、T分期和PIV是食管鳞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T分期和PIV是食管鳞癌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采用基于T分期和PIV的RPA分层模型建立了一个包含3个风险组的新分期,与单独的T分期或PIV相比,基于RPA生成的模型可进一步提高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论 治疗前PIV有助于预测术后辅助放疗食管鳞癌患者预后,PIV联合T分期可提高预测价值。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 术后辅助放疗 / 临床病理特征 / 预后 / 泛免疫炎症值 / 递归分区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江美南, 李添翼, 任粤, 宋震亚, 李梦扬, 陈勇, 殷旭东 治疗前泛免疫炎症值预测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预后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7): 1-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