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中双硫死亡通路相关基因的鉴定及预后模型的建立

乾静, 赵国文, 杨俊俊, 徐兴祥, 高铭骏, 王芳, 潘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14) : 1 -6+43.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14) : 1 -6+43.

肺腺癌中双硫死亡通路相关基因的鉴定及预后模型的建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建立肺腺癌(LUAD)与双硫死亡(DS)通路相关的基因(DPRGs)预后模型,阐明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LUAD相关基因测序及临床信息源于公共数据库。使用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结果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集中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筛选DS通路中显著活跃的基因。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分析和随机森林(RF)算法筛选出DPRGs,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风险评分(RS)模型,并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进行验证。根据RS中位数将样本分为高、低风险组并进行分析。建立7个DPRGs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发现与其他蛋白互作关系最多的蛋白是乳酸脱氢酶A (LDHA),并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表达情况。结果 本研究筛选共得到7个DPRGs:SLC2A1、LDHA、SNAI2、ACO2、FGF12、ANP32B和ST13,由以上基因构建的预后模型验证效能较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4个数据集中,高风险组LUAD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与低风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风险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于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等通路富集。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LUAD组织中LDH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基于DPRGs建立的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患者预后,可能为LUAD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思路。

关键词

双硫死亡通路 / 基因集变异分析 / 预后模型 / 肺腺癌 / 生物学过程 / 乳酸脱氢酶A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乾静, 赵国文, 杨俊俊, 徐兴祥, 高铭骏, 王芳, 潘唯 肺腺癌中双硫死亡通路相关基因的鉴定及预后模型的建立[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4): 1-6+4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